|
INDUSTRY INFORMATION 在不久前公布的2022年度科学突破奖获奖名单中,开发二代DNA测序技术(NGS)的3位科学家荣获“生命科学突破奖”。归功于高效率的二代DNA测序技术,科学家们得以在第一时间测定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为人类对抗新冠病毒赢得了时间。自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问世以来,基因测序技术经历了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第三代单分子测序技术的变革,正在冲刺第四代纳米孔测序技术。目前,凭借高...
2021-10-13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3D打印疫苗贴片。该贴片可直接贴在皮肤上,无需注射就能完成疫苗接种。动物试验表明,疫苗贴片产生了显著的T细胞和抗原特异性抗体反应,产生的免疫反应是用针注射到手臂肌肉中的疫苗的10倍。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其突破在于排列在一块聚合物贴片上的3D打印的微针。该论文主要作者、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约瑟夫·德...
2021-09-29
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C)是主要的世界性传染病,也是致死亡率最高的单传染病原体之一。常规结核病的筛查诊断主要是在设备齐全的三级医院,基于商业化的核酸检测仪器,价格昂贵,对专业人员和实验室的要求较高,限制了其在偏远地区的应用。据麦姆斯咨询报道,针对上述需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课题组在《Biosensors & Bioelectrnics》(IF: 10.7)期刊上发表了“A...
2021-09-27
术语“DNA”立即会让人想到包含我们所有遗传信息的双链螺旋。但是它的两条链的单个单位是一对分子,以一种选择性、互补的方式相互结合在一起。事实证明,人们可以利用这种配对的特性来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这就构成了DNA计算的基础。由于DNA只有两条链,所以即使进行简单的计算也需要使用不同的DNA组进行多个化学反应。在现有的大多数研究中,每个反应的DNA都是手工一个一个地加入到一个反应管中,这使得这个...
2021-09-23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王钻开教授及其合作者在仿生功能表面流体操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成果以“3D capillary ratchet-induced liquid directional steering”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首次报道了一种亚毫米级3D毛细锯齿结构诱导的流体自主择向。该结构通过建立非对称3D固/液界面交互作用,调控不同表面张力流体的铺展模式和输运方向...
2021-09-2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与石家庄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领衔的联合研究小组,致力于液相生物芯片的研发。经过几年的努力,开发出高密度靶向测序-液相芯片技术体系,在通量、成本和效益上可以完全取代固相芯片,研究成果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分子育种(Molecular Breeding)》和《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据介绍,与...
2021-09-15
基于纳米材料和生物分子的传感体系是化学学科的研究热点,服务于国计民生的多个方面。如何有效整合纳米材料和生物分子的优良性质,是发展高灵敏纳米生物分析方法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南师大)化科院王兆寅副教授所在课题组探索调控纳米材料光学行为的新方式,构建高性能纳米生物传感体系,取得系列重要研究进展。该课题组在化学还原法制备银纳米三角片(Ag NTs)的过程中引入辣根过氧化物酶,...
2021-09-13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Masimo近日宣布了患者血液管理促进会(SABM)发表的白皮书结论,强调连续血红蛋白(Hgb)监测对改善重症监护和围手术期患者的转归至关重要。该白皮书作者在结论中称“连续Hgb监测设备可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实时趋势数据,可帮助临床工作者做出更及时的决策。”患者血液管理促进会(SABM)成立于2001年,被公认为患者血液管理(PBM)领域的重要宣教资源。该学会将PBM定义为循证...
2021-09-09
如果将细胞比喻为生产生物分子的工厂,那么外泌体就是携带这些分子的运载器,它们能够直接进入受体细胞内部,释放所携带的物质,进而影响受体细胞。近年来,外泌体被用于探索治疗人类疾病的药物分子递送载体,在药物研发领域表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前不久,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慧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种纳米流控芯片技术,实现了外泌体药物载体的高通量制备,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新型外泌体药物载体的抗肿瘤效果...
2021-09-08
微型传感技术、微型机器人以及血管内植入物的小型化正在迅速发展,同时,这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重大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开发与之匹配的高效微型储能装置,支持这些自主工作的微系统能够在人体内等越来越狭小的空间中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如果要在人体内应用,这些微型储能装置还必须具有生物相容性。现在,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款结合这些基本特性的产品原型。
2021-09-01
|